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会想到活蹦乱跳、充满朝气的孩子。然而,日前一则报道无不令人扫兴:杭州某小学举行运动会,开幕式8点开始,9点半左右学生中出现“晕倒小高峰”,约有20位学生先后被扶到场外。有家长提出,开幕式太长、领导讲话太多,比赛还没开始,孩子的体力已经消耗差不多了。也有人说,是因为现在的学生缺少锻炼、体质太虚……由此再度引发了社会舆论对中小学生体质问题的热议。
当今学生体质较差已成为不争的现实,近年来越发突出地表现为弱不禁风、成人病加剧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少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成为了他们成长中的极大隐患。今年教育部工作要点重申“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要求“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去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国家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中提出:“完善学校、家庭与社会密切结合的学校体育网络,促进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融合。”
没有谁不关心孩子的健康,但如何在家庭中加强对孩子的体育教育,却让不少人有些茫然,相当一部分父母认为孩子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负担够重了,再拿出时间运动,多少有些强人所难;有的则认为孩子不生病就行了,没必要专门花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还有的认为要使孩子身体好,重要的就要吃好、营养好,运动健身被排斥在了家庭日常生活之外;当然,对孩子呵护过度,怕孩子运动时累着、摔着、碰着;甚至为了孩子不愿意上体育课便给他们请病假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由于家长认识上的误区,很难有意识地把体育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容,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在相当一些家庭中俨然成为教育的“盲点”。
体育运动对儿童来说,早已不是传统观念中的跑跑跳跳。现代体育倡导生理、心理、社会能力的综合发展,正是儿童成长所必需的。从生理意义上说,运动使体内各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也是增强抵抗力,减少、避免疾病的有效手段。运动就像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动力;从心理意义上说,运动有助于孩子增强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持久性、果敢性、自制力、独立性等个性品质,使他们性格开朗、乐观、精神振奋、充满生气。通过体育运动还可以缓解学习压力,消除心理疲劳,释放不良情绪,得到身体的放松和心理上的愉悦;从社会交往的意义上说,参加一些自己喜爱和擅长的运动项目,还可以得到美妙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感,融洽与伙伴、家长的关系,形成与他人亲和、合作的习惯,为适应未来的社会打好基础;从培养道德规范的意义上说,体育运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不仅为孩子提供社会生活所需求的行为能力,而且可学到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则,还能培养他们尊重权利、履行义务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理解公平竞争的涵义等等。如果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尤其应当引起重视。
在孩子的家庭体育中,家长有哪些作为?
父母以身作则最重要。孩子运动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对体育运动没有兴趣的父母很难在行为上给孩子积极的示范。我曾做过的一项关于“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对六城市的2000余名小学三年级至初二学生和家长调查显示,课余时间没有体育运动的孩子中,他们的父母有60.6%平时也不喜欢进行体育锻炼。喜欢运动的父母会为体育运动积极创造家庭物质条件与孩子一起活动,而自身对体育运动的排斥,也很少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体育运动的条件。所以对父母而言,首先要在观念上转变,强化自己运动健身的意识;二是“从我做起”,创造条件与孩子一起做运动。
让运动融入家庭生活。运动与吃饭、睡觉一样,是人的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关系到家庭生活的质量。居里夫人非常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她在自己家的庭院里竖起一个秋千架,让两个孩子每天做完功课到这个运动场去锻炼。在工作之余,她还跟孩子一起骑自行车、带她们去游泳,两个女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事业都有所成就。此外,挖掘家里的运动资源也能促进运动。比如住高层的家庭在平时大人和孩子一起“拒绝电梯”,有了一定的基础时还可以在节假日里来个爬楼梯比赛,这是个绝好的运动项目。在家庭中,运动形式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全家人在共同活动中放松精神,感受休闲的乐趣。
养成“见缝插针”的运动习惯。孩子平时在家里写作业累了,或者写完作业之后,总要休息休息,换换脑子,许多孩子选择或者坐着、或者躺着看电视,身体依然处于静态。其实即使是看电视,也可以让身体动起来,伸伸臂、扭扭腰、踢踢腿、单腿站立练练平衡力等背外语、背课文的时候未必正襟危坐,转转脖子、散散步,不会影响记忆效果。只要脑子里有了运动这根弦,大人孩子都能想出见缝插针、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体育不该成为家庭教育的“盲点”。把运动作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会从中受益。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