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4日凌晨,被称为“悍匪”,八年间游荡3省,连续持枪作案,打死10人、打伤6人的周克华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童家桥一带被公安民警成功击毙。至此,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宣告结束。
周克华的暴行随着其被击毙而告终,但社会对于周克华的反思和解读不会因案件的结束而告终。其实,没有人天生就是杀人狂,我们有必要去消灭行凶者,更有必要去追溯周克华反社会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原因。深入剖析周克华的成长历程,我们发现出生在再婚家庭的他从小便有了性格缺陷:邻居称他孤僻内向、感情冷漠,甚至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童年玩伴称其少言寡语、性格倔犟,不与同龄人玩耍,没有什么朋友;亲友称其脾气暴躁、行为诡异。周克华的调戏妇女、虐待妻子、贩卖枪支、持枪抢劫、连环杀人等反社会行为不仅与其畸形人格有关,而且在于其亲社会行为的缺失。当我们在反思中国社会该构建足够强大的公共安全体系时,我们也该警醒,公民心灵的健康教育其实更加重要,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教育亟待加强。
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关心、谦让、分享、合作、安慰、支持、帮助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
首先,提供亲社会行为的学习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指引人生方向,探索奋斗轨迹。保尔·柯察金、雷锋、焦裕禄、张海迪等都曾经启迪教育了无数青少年。榜样是多方面的,除了名人以外,对青少年来说,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身边普通人榜样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父母和教师应鼓励青少年多向身边勇敢、善良、正直、诚实的同学和朋友学习,同时父母和教师要加强自身品德修养,提高个人素质,做到乐于助人、积极友善、善于合作、乐于奉献,使青少年能够在身边找到学习模仿亲社会行为的榜样。
其次,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亲社会行为的学习和形成,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而习得的,青少年由于受年龄、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的局限,很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害。因此,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面向青少年的电影、电视、文艺作品等应多进行正面宣传,展示谦让、诚实、合作、共享的生活情境,讴歌美好、高尚、善良的行为,让青少年在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中学习模仿并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第三,进行亲社会行为训练。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可。因此,表扬和奖励对于巩固发展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当青少年出现亲社会行为后,父母教师要恰当地运用表扬、奖励等进行强化,使其获得积极反馈,并获得内在的自我调节能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家长和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亲社会场景,让青少年身临其境,在真实的学习生活环境中体验助人和被助、爱人和被爱、合作与分享的快乐,让其在观察、参与的过程中提高社会责任感,习得亲社会行为。
相关文章
评论: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